DB36∕T 1999.1-2024 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崩岗动态监测(江西省)

ID

468578133C3745DCADE22D813C522E14

文件大小(MB)

0.26

页数:

1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27.140,CCS P 57,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 36/T 1999.1—2024,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第1 部分:崩岗动,态监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and water loss monitoring-Part1 :Dynamic,monitoring of Benggang,2024 - 08- 26 发布 2025 - 02 - 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6/T 1999.1—2024,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监测内容与方法 ..2,5 监测数据管理 .4,DB36/T 1999.1—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月君、廖凯涛、左继超、罗 宁、石芬芬、周春波、施 政、莫明浩、万佳,蕾、王 嘉、郑海金、秦晓蕾、彭道松、李国辉、乔恋杰、吴淑丹、刘伟平,DB36/T 1999.1—2024,III,引 言,为了进一步健全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内容以及操作规范,实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制订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对于科学获取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本阶段出台一项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崩岗动态监测。目的在于建立适用于江西省崩岗动态监测的技术标准,为规范开展,崩岗监测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指导和支撑,崩岗是坡地侵蚀沟谷发育的高级阶段,是红壤区生态系统退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危害性仅次于滑坡,和泥石流,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 年)》中,崩岗被列为南方红壤区的重点治理项目。开,展崩岗动态监测是厘清崩岗侵蚀规律和开展水保防治的前提。为有效规范和指导我省崩岗动态监测工,作,结合我省崩岗实际及治理需求,以规范化、系统化为导向,制定本文件。本文件对全省范围崩岗监,测内容与方法以及监测成果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全方位、系统性指导我省崩岗动态监测工作,服务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DB36/T 1999.1—2024,1,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第1 部分:崩岗动态监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崩岗动态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内容与方法以及监测成果管理等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崩岗分布区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979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水工程,GB/T 16453.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崩岗治理技术,GB/T 20465 水土保持术语,CH/T 3003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T 3004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T 3005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T 802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CH/T 8024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CH/Z 3001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17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SL 277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419 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 59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程,DB36/T 1344.3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3部分:崩岗治理技术规范,DB36/T 1589 水土保持无人机监测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 16453.6、GB/T 20465、DB36/T 1344.3规定的术语及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崩岗 Benggang,山坡土体或岩石体风化壳在重力与水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的侵蚀现象,一般由集水区、崩岗,区、冲积区三部分组成,DB36/T 1999.1—2024,2,3.2,崩岗动态监测 Dynamic monitoring of Benggang,采取常规径流、泥沙收集装置以及相关遥测技术手段,进行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崩岗及其不同部位的,径流、泥沙、崩岗面积、侵蚀量、变形位移以及植被覆盖度的监测,3.3,崩塌线 Collapse line,上游坡面与崩塌面的交界线,3.4,集水区 catchment area,崩岗崩塌线以上及两侧的坡面到分水岭的汇水区域,3.5,崩岗区 benggang area,崩岗崩塌发生区域,一般由崩壁、崩积体以及崩岗沟组成,3.6,崩壁,土体或岩石体崩塌坠落后留存外露的陡峭坡面,3.7,崩积体,上方土体或岩石体崩落后在坡脚形成的岩土堆,3.8,崩岗沟,崩积体下方和崩岗下游出口之间的区域,是崩岗内水流和泥沙输送至溪流或下游的通道,3.9,冲积区 alluvial area,崩岗沟下游出口、地势相对开阔、由水流携带的泥沙沉积的区域,4 监测内容与方法,4.1 监测内容,4.1.1 径流量,包括单场降雨、周、月以及年尺度的径流量,DB36/T 1999.1—2024,3,4.1.2 泥沙量,包括单场降雨、周、月以及年尺度的泥……

……